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,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,日本做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,动漫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啊

<sup id="ybzj4"></sup>
<sub id="ybzj4"></sub>
  •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碭山40萬畝酥梨喜獲豐收
    碭山40萬畝酥梨喜獲豐收
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9/26 8:49:00  來源:中安在線  閱讀數:458

      黃河故道過皖,留下蕭碭萬頃沙土良田,孕育出中外馳名的酥梨。

      近日,正值酥梨收獲銷售高峰,記者來到梨都碭山。

      雖已入秋,遼闊的平原依然濃綠一片。進入玄廟鎮(zhèn),車窗外望不到邊的都是梨園,有的已采摘完,有的還掛滿黃澄澄的梨,壓彎了枝頭。果園路旁不時可見攤點,堆滿剛收下的梨子,駛過時便有農婦笑著大聲招攬,一派醉人的金秋景象。

      “這梨咋賣的?”在玄廟鎮(zhèn)大寨村老集自然村,記者停在一處攤點。

      “不貴,瞅瞅咋樣,能相中不?”一位老婆婆笑瞇瞇地迎出來。

      記者打量,攤點就在路旁,擺著五六筐黃燦燦的梨。后面是小院,門口兩棵柿子樹,果實累累。院子里停著輛平板車,滿是梨,有人正忙著下貨。后門敞著,出去便是梨園了。

      “這是干啥?”記者走過去問。

      “收到屋里儲起來,能賣到春節(jié)。”老婆婆拿起一個梨遞過來:“你是?”

      聽說是記者,老婆婆打開了話匣子:“俺叫郭秀英,74歲,種了40多年梨了,屋后的加上路對面,一共是8畝多,就數這幾年效益好。這幾年縣里搞活動,酥梨牌子響,來收的人多。”郭秀英說,8畝梨園正常年景純收入近3萬元,“現在吃穿不愁,滿足得很!”

      縣農委植保中心副主任李建東拿起一個梨,又掏出個便攜式糖分測試儀,擠出梨水滴上,屏幕顯示:12.3。“達到11就是優(yōu)質標準了,這個梨好!”李建東說著把梨子遞給記者,咬一口,酥脆爽甜。

      “這里是核心產區(qū)。往南1公里,就是黃河故道。”大寨村村支書陳海港介紹,大寨村有耕地1萬多畝,九成以上是梨園。人口6988人,收入除了打工,就靠梨。“過去管理不科學,產量和品質上不來。這兩年推廣綠色防控技術,多用有機肥,市場認可,效益越來越好,高的畝均純收益超過5000元。”陳海港說。

      離了郭秀英家,記者進了旁邊梨園,老集村村民李磊在收梨。“已經收了2萬多斤,都入了庫。”李磊告訴記者。

      小道上,每隔一段便豎著一個太陽能殺蟲燈。陳海港介紹,近幾年村里梨園紛紛用上了誘蟲黃板、性誘劑、迷向誘芯和殺蟲燈,搞綠色生產。

      “今年凍災嚴重減產不少,但品質好,價格也比去年高得多,在地頭能賣到一塊五六一斤。”李磊說,現在都跟著村里的壹體水果種植合作社搞種植,過去一年要打12次至14次農藥,現在只要8次左右;用有機肥,果樹葉片墨綠發(fā)亮、樹有精神、果實飽滿,都是當精品果賣。

      “用化肥多,果蒂旁邊就經常有突起,難看;有機肥用得多就沒有,梨子漂亮吃起來也甜。”李磊拿起一個梨給記者講解。縣植保中心主任王學良告訴記者,目前,全縣酥梨示范區(qū)的統防統治覆蓋率和綠色防控技術覆蓋率均達到*。

      如何讓習慣老經驗的果農接受新技術?王學良說,主要靠建示范片和合作社帶著干。

      “一開始讓把中間一層枝剪掉,都不舍得,怕掛果少。我自己做示范,剪掉后通風透氣,反而產量提高,梨子規(guī)格大,都跟著學了。”壹體水果種植合作社負責人繩力勇說。

      這個今年36歲的年輕人,已經返鄉(xiāng)干合作社4年了,目前托管種植酥梨700畝,對入社果園統一管理、統一收購、統一儲存、統一銷售。前不久,合作社還上了臺價值一百多萬元的酥梨色選機,對梨子進行分選,“要把*果賣到北京上海去。”

      如何穩(wěn)定效益帶領鄉(xiāng)親增收?繩力勇認為還要提高抗自然災害能力。“去年有基地上了水肥一體化噴灌設備,今年凍害就比較輕。我們正在籌劃也上這個設備,另外還注冊了商標,開辟電商銷售路子。”繩力勇信心滿滿地說,搞品牌農業(yè),走綠色種植,大寨村的日子會像酥梨一樣甜。

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hh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