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,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,日本做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,动漫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啊

<sup id="ybzj4"></sup>
<sub id="ybzj4"></sub>
  •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浙江東陽“機器換人”促農業(yè)增產增效
    浙江東陽“機器換人”促農業(yè)增產增效
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8/20 10:52:00  來源:中國農業(yè)機械化信息網  閱讀數:412

      “比起傳統人工作業(yè),無人機植保除了效率高以外,在別的方面的也有很明顯的優(yōu)勢。”現場相關負責人吳新群拿著遙控器介紹說,無人機植??梢怨?jié)約資源、提高藥效,采用低量噴霧可比地面植保機節(jié)省50%的水和農藥,每畝可節(jié)約成本50至100元,“除此之外,它作業(yè)時不受地形環(huán)境限制,只受作物高度影響,同時對作業(yè)人員來說十分安全環(huán)保。通過遙控器實行遠距離遙控,可以減少與農藥的接觸,防止作業(yè)人員發(fā)生藥害。”

      早在2014年,浙江東陽市就引進了無人機飛防植保技術,經過幾年的發(fā)展及技術更新,目前無人機植保技術已較為成熟。今年,東陽市成立了無人機“飛防”服務組織,可為全市水稻、蔬菜、果樹等領域提供“飛防”服務。

      眼下正是早稻搶收的關鍵時節(jié),巍山鎮(zhèn)彥春家庭農場的趙彥春正忙著烘干早稻。今年,趙彥春種了近1200畝早稻,再加上周邊種糧大戶的,早稻烘干量達到2000噸。

      趙彥春說:“農場里23臺谷物烘干機一起作業(yè),預計二十多天就能完成。如果沒有烘干機,我們*只能割四五畝田,現在*就能割一百四五十畝田。”

      2017年,東陽市糧食烘干機保有量達到280臺,批處理能力達3800多噸,全年完成水稻機械化烘干5.5萬噸,機烘率達60.5%。

      作為全國首批平安農機示范市、浙江省首批農機化示范市、全省首批農業(yè)“機器換人”示范縣創(chuàng)建縣市,東陽市近年來緊緊圍繞“農機化引領農業(yè)現代化”的目標,以高新植保、糧食烘干作為突破點,以點帶面積極推動糧食產業(yè)“機器換人”,促農業(yè)增產增效。

      今年,市農業(yè)局更是把新型環(huán)保糧食機械烘干、高新植保作為工作重點,以點帶面,全力推進機械化全覆蓋。

      “我們一方面尋求適合本地的高新農業(yè)機械,另外一方面要通過制定相關政策來扶持相關環(huán)節(jié)的機械化服務發(fā)展。近年來,熱泵型糧食烘干機、生物質顆粒燃燒爐、自走式噴桿噴霧機、無人植保飛機等先進機械都已先后在東陽市的糧食生產中得以應用。”農業(yè)局農機總站副站長潘增輝說。

      隨著“機器換人”的有序推進,目前東陽市已建成3家農機綜合服務中心、1家全國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示范社、5家省級農機專業(yè)合作社示范社、28家糧食烘干中心、14家水稻育秧中心以及4家智慧農機裝備應用示范基地。在水稻耕種收、烘干、植保等方面,東陽市機械化水平有望獲得新突破。

      據了解,到2018年底,東陽市爭取水稻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2%以上,全市水稻高新植保、烘干機械化應用水平爭取突破60%,全面提升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,完成全國主要糧食作物全程機械化生產示范縣和省農業(yè)領域機器換人示范縣的創(chuàng)建。

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louchaochang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系。
   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