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,日本高清视频区一区二区三,日本做a爱片视频在线观看,动漫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啊啊

<sup id="ybzj4"></sup>
<sub id="ybzj4"></sub>
  • 首頁 | 品牌聲明 | 網站建設 | 網址導航 | 加入收藏
     
    當前位置:農業(yè)網首頁 > 農業(yè)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 > 江西樟樹新模式種植中藥材(圖)
    江西樟樹新模式種植中藥材(圖)
    農業(yè)網   時間:2018/6/4 10:52:00  來源:人民網-人民日報  閱讀數:480

      江西省樟樹市吳城鄉(xiāng)塘下村中藥材種植基地,三五成群的農民趁著晴好天氣忙著施肥、打藥、除草,一株株新栽種的枳殼苗迎風展綠。

      “村里的土地種上中藥材,大家既當工人又當股民,日子越過越紅火。”村黨支部書記張文強說,村里引入當地醫(yī)藥龍頭企業(yè),興建中藥材種植基地,成立中藥材種植合作社,全村476戶農戶以土地入股合作社,掛果后每畝年均可分紅2000元以上,豐產期分紅更多。

      “自從開春起,除去雨天基地用工就沒停過,一個月能出二十來天的工呢。”每天早上,塘下村三組的付尾如到村口的合作社領當天的勞動任務。老付家的土地入股給合作社,現在到基地打零工,每天能賺80多塊錢。老付說,在基地打零工每年有6000余元的收入,等到藥材基地有了收益,每畝地每年還分紅2000余元。

      張文強介紹,近年來國家對中醫(yī)藥產業(yè)越來越重視,吳城鄉(xiāng)有著種植中藥材的傳統(tǒng),大家商議后決定引進民間資本,發(fā)展適度規(guī)模的中藥材產業(yè)。“起初,公司提出從村民手中租土地種藥材,收益歸公司,農民賺租金,結果被我們拒絕了。”張文強認為,單純流轉土地的模式,農民參與程度不高,僅能獲取有限租金。

      經過公司、村委會、村民三方磋商,找到了一條合作共贏的發(fā)展模式:公司負責育苗、種植、管理、銷售,合作社負責土地流轉、勞務用工及相關協(xié)調服務,農戶將土地入股給合作社,平時可以優(yōu)先在基地務工,待基地產生收益后,公司、合作社、農戶三方再按4∶1∶5的比例分紅。

      平時賺勞務費,年終拿分紅,一開始干部上門做群眾工作時還是遇到了阻力。塘下村上店村小組村民張根秀,種了大半輩子田,干部動員他拿土地入股,就是不同意。碰了幾次釘子,張文強意識到,許多農民把土地看作“命根子”,他們不愿入股,是覺得與公司打交道,自身處于弱勢地位,缺少保障。

      對于群眾的顧慮,張文強當機立斷,由村委會牽頭組建中藥材種植合作社,“村民與合作社簽合同,合作社再打包和公司簽合同,以后有啥糾紛,由合作社代表村集體出面與公司交涉。”有合作社牽線搭橋,張根秀等人終于吃了“定心丸”,并簽下了入股合同。

      “有了公司作龍頭,種什么、怎么種、種多少,都有標準化的流程,合作社只要領著大伙按要求干,這樣不僅能保證藥材合乎企業(yè)生產需求,還能提高種植效益,技術管理、市場銷售更不用愁。”張文強表示,合作社專門做了賬本,基地勞務用工、公司投入資金使用等情況一目了然,定期向村民公開接受監(jiān)督,保證大家勞務用工和分紅收益一分不少。

      拿出了六成的收益給農戶和村集體,投資方豈不是吃虧?公司董事長付四平不這么認為,“做企業(yè)要大氣,更要有遠見。農民參與分紅,對公司來說也是有舍有得。”

      “我們其實也是受益者。”付四平掰著指頭算了一筆賬,“一是基地建成后,公司有了穩(wěn)定的中藥材原料供應保障,每年至少可節(jié)省100萬元的采購成本。二是農戶的土地無償提供給公司使用,每年可省去40多萬元的土地租金,緩解了資金投放壓力。三是農戶的分紅直接與中藥材的收成掛鉤,更有利于調動農戶的積極性。”

      “群眾得大頭,企業(yè)有賺頭?,F在基地已種植枳殼2300多畝,按照現在行情算,每畝至少能有4000多元的收益,公司占四成,畝均收益1600多元,除去務工支出、購苗、肥料、藥水等各類成本,一年還有280多萬元的純收入。”付四平談到將來的發(fā)展信心滿滿,他說,今年還要新增吳茱萸、黃梔子、車前草等道地中藥材,打造一個萬畝連片的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,帶動更多的農民增收致富。

    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微信掃一掃: 盡“掃”天下農商情

    農業(yè)網編輯:agronetyanqw首頁 打印 字體 [ ]

    轉發(fā)到:

    版權與免責聲明
    ①本網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所有文字、數據、圖片和音視頻稿件,版權均屬“ 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所有,任何企業(yè)、媒體、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不得轉載、鏈接、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。凡經本網協(xié)議授權,在使用時必須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
    ②本網未注明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的文/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,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。如其他媒體、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,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“稿件來源“,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。如擅自篡改為“稿件來源:農業(yè)網(Agronet.com.cn)”,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。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,請及時與我們聯(lián)系。
    ③因互聯(lián)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,本網無法及時聯(lián)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,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,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“農業(yè)網”(Agronet.com.cn)聯(lián)系。
    本站所用的字體,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,請告知我們 service@agronet.com.cn,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。